出得來行,預左要還
在個人的層面,經濟差,展望將來可以用的錢有限之時,人自然會減少消費,積極儲蓄以備不時之需,那有還繼續做大花筒,還要透支來支持消費之理? 美國很多次按受害者很多時也因為這個原來以招致今日的局面。
在政府或國家的層面,經濟差,稅收減少,政府還要大開水喉派錢來維持消費水平同支撐金融機構,不惜舉債及大印銀紙而換取一時的掌聲者,現在也要為此付出很大的代價了 - 比如美國。
在整個人類的層面呢?
最近幾年糧食價格的飛升,主要的因素是在於有不少原來用來種食物的土地,改種了粟米來提練酒精以替代能源之用 - 這確然有助減少排放二氧化碳,但代價就是食物供應緊張了,價格變得昂貴而使很多買不起食物的窮人處於饑餓之境況。
要思考這個問題,簡單一點,就是同樣數量的土地同水資源,只能出產 F 數量的食物而養活 xF 的人口。而當 F 是常數,若拿了 20% 出去做生化能源的話,餘下的 80% 能養活的人口自然也會隨比例而下降(之後食物的分配問題,就夠人類打一場世界大戰了)。
為了同時要解決人口同大氣排放的問題,一係就增加用作耕作的土地,使 F 的數值增大;但跟住擴大耕地後又會面對其他問題諸如森林同物種的消失,也同樣地令人頭痛,所以 F 能夠增大的空間也其實有限。
上邊的問題,當 F 係 constant 之時,而人口又繼續增長時,暫時看到的可能性有:
- 把人均能消耗的資源,包括食物,作調低。換言之就是把整體人類的生活水平降低,以使有限的資源能養活更多的人,是一個 massive 的 resource/wealth re-distribution。但富裕國家的人會肯嗎?
- 開發新的能源(太陽?核能?),減少以致停止使用石化能源。現在人類的 inertia 能否在短時間內在這方面有大幅度的轉變?看來難了。
- 食物方面以科技的方法增產,但我們現在已經信不過市場上賣的食物是「可以吃得下嘴的」了,還要再加多少改造基因、添加劑、激素、同染色劑加三聚青胺上去才夠?
我會看得比較悲觀了 - 大自然會用一些方法(饑荒,戰爭以減少人口?)去調節,人類早晚會付出代價的,就如今天的美國次按危機那樣,早前把樓房按盡套現消費,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