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8日星期四

「我最鍾意食 ipad pad... 」

等待已久的蘋果平板電腦 ipad 發佈了,個名字平平無奇,甚至有點冒犯性。

Steve Jobs 云這款平板電腦是介乎 iPhone 與手提電腦之間的裝置,但它在主要的功能(上網、電郵、音樂、電影等)上會比 iPhone 同手提電腦優勝。這話是否事實,當然需要手上有實物使用後才能評論。但這個東西,拿來與現時市面上賣三四千元的 Netbook 相比,又如何?

流動性上:iPad 勝

一般的 Netbook 都是 Notebook Computer 的「縮水版」- 一樣是跑 Desktop 級的作業系統 (Windows, 或者是 Linux),一樣是運行與 Desktop 同一樣的軟體 - Office, IE, Firefox 等,在處理器能力或者是圖像的能力上,就比 Notebook 弱了。而其好處就是重量較輕(大約 3 磅) 與及廉價,適合四處攜帶使用。

但要使用的話,同樣地要 boot 機等待,也要找個位置坐下來,讓機器平放在桌上(或者大腿上)使用;也要使用 mouse 或者 touchpad 控制指標 - 在操作的流動性而言,全觸動性的 iPad 會比 Netbook 優勝,在地鐵車廂或者咖啡廳坐下來用來 Check e-mail 或者上網,會更自然舒服。

應用軟件上:各勝擅場

使用 Netbook 或者 Notebook computer 的話,有無數的應用軟體可以安裝同使用,這個自然是其優勝的地方;你無法在 iPad 上安裝 Counter-Strike,Visual Studio、MS Excel 或者 PhotoShop 四處使用吧。

而 iPad 還可以一爭的是其 App Store (現時的 iPhone software 可以直接在 iPad 上運行)同新的 iBooks Store,可以直接購買下載軟件同書藉(香港沒有自己的 iTunes music store,不能購買音樂,比較慘)。

勝負其實很視乎用家想作甚麼事情,想用特定的 Software 而 iPad 沒有的話,當然只能選擇 Notebook/Netbook。

硬件功能上:Netbook 勝

Netbook/Notebook 用標準的 keyboard/USB port/LAN port/VGA out ,要接駁其他硬件方便得很;
而 iPad 就無法這樣做了,而且它也沒有讓用戶直接使用其 file-system,想用它來當隨身的 Data Storage 也不能。

總括而言,對我來說,iPad 是一部理想的隨身機器,可以帶著它四處旅行,作簡單用途:

- 隨處方便地上網、Facebook、覆 e-mail、看 Google Maps 或者中原地圖
- 直接把數碼相機攝的相片存進去(配合要另購的 Camera Connection Kit)

對普通用途來說算幾理想(這不就是 Netbook 原本的用意嗎?)。但它未能夠行 CheckPoint VPN Client 讓我連回公司的網絡遙距工作(唉!)。但我相信因為有大畫面,CheckPoint 將來想寫的話應可以寫得出來的。

嗯,蘋果也不是第一次出平板電腦了,十多年前出的 Newton 系列,雖然過了數年就因為公司重整而結朿,但 Newton 對現時整個整個 PDA 同 SmartPhone 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呢。

2010年1月23日星期六

壓力,壓力

我自已覺得開始對沉重的工作壓力,感到吃不消了。

以下的新聞,很多人都身受其害,但終究的原因,又是一個人在很大的壓力之下出了錯:

專家錯誤導致昨晚東鐵故障 (21:50)  
港鐵表示,由於數據網絡供應商的專家作出錯誤的操作,間接導致東鐵昨晚故障,就此再向乘客致歉。

港鐵車務工程總管金澤培今晚表示,當晚港鐵的數據網絡供應商正作定期審查,由於供應商一名專家錯誤執行了一個軟件的程式,導致港鐵的港鐵57個監察平台停運,港鐵的監察中心失去監察功能,為審慎計,暫停了服務。

他表示,為了避免日後出現同樣錯誤,公司將會加設一個後備系統,同時修改外來專家的工作程序並與供應商跟進今次事故。

港鐵昨晚上7時20分,東鐵線的數據傳送網絡發生故障,令東鐵的車務控制中心未能運作,故需暫停所有列車,以保證安全。工程人員在晚上8時20分, 完成維修工作。

(明報即時新聞 2010-01-22)
那個犯了錯的人不是我,我工作的地方也不是港鐵。但我身處的工作場作要面對的壓力也不會比港鐵這個低很多。

2010年1月16日星期六

高鐵的隨想 之二

今天看《明報》,馬獄先生寫的文章很合時,茲摘錄其中的一小部份:

反高鐵運動反對的,其實不是高速鐵路、不是669億的造價(不代表300多億便沒有人反對了),不單純因為影響了菜園村和其他居民(因為我相信沒有鐵路方案會不影響任何居民),更不是因為總站設在西九龍。我近日在想:如果是政府建議把總站設在錦上路,反對者一定會想到更多理由反對(可能會反過來問為什麼不設在市中心),並且會認為這是政府跟新界鄉紳勾結,將公帑補貼新界收地和發展新界,得益者只會是鄉紳等等。

我不是說這些因素完全沒影響:政府對高鐵的很多計劃細節交代不清楚,給反對者提供了很多彈藥,也擴大了反對者的層面,但如果特區政府以為消除反對聲音的方法是提供更多有關高鐵的資料,便其實是「捉錯用神」。

反高鐵運動反對的,其實是整套管治意識形態和發展模式:是反對那種經濟發展至上、將土地還原為金錢價值的觀念;是反對那種自上而下的城市規劃決策; 是反對那種只選擇性地提供資料,諮詢有關利益團體的形式化諮詢;是反對那種首先照顧土地利益和專業利益集團的資源分配模式;和反對那種永遠以經濟效益和增長作為所有社會政策的最高目標的管治哲學。這場運動,其實和西九、天星、皇后、一脈相承,並且會繼續承傳,以至擴大。
這是一場意識形態之爭,高鐵本身只是倒運,在這個爭論去到最熱烈之時剛好走出來,就給兩方面騎劫了成為戰場的位置。

好多人都知道高鐵(或者大部份的交通建設)都不能純綷以其本身的收益來計算有沒有經濟效益 -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即使是投入反高鐵陣營的朋友都明白的。反對的,大多是反對政府推展工程的模式:由上而下,長官意志(給出來的資料都只是為其意志服務,欠缺群眾參與,甚麼諮詢也只是走走過場做齣戲),計算得失都只會望著個 GDP 去想。

即使軟硬兼施,說,計出來係對香港怎麼好怎樣有好處(蘿白),不建就對香港有怎麼壞,邊緣化也好(棒子) ,對大多數本地的 so-called 「八十後」年輕人來說,都是不著邊際的話:對他們來說,對香港整體有經濟好處又如何?會惠及我們這個階層嗎?有好處的話,十之八九又是落在幾間大地產商與及炒樓者那裡,普通人又是一樣年年怕外判怕被裁員,眼看著實質收入同購買力年年縮減,樓價年年升,年青人捱十年八年連「上車」的願望也無法達成!

而且青年人物質生活豐富了,受的教育也多了(有否增進賺錢能力又是另一回事),對人性的真、善、美同公義的追求也多了,自然會看政府看得更「挑剔」。

這種對資源及機會不公的想法,就漸生為反抗的意識,反抗著政府之前數十年來都行之有效的「經濟動物」式的管治模式。現今整套施政模式仍然停留在對金融地產大幅傾斜,而無視對社會大部分人正感覺到經濟上「下流化」,但他們在政治上無法發揮影響力(多得中央局限了政制發展,與及「功能組別」這頭專為專業利益集團服務的怪物),也覺得循常規再也無法改變些甚麼。忍耐夠了,就變成各種激進的運動的支持者,或者是當政府有甚麼 project 要推展之時就走出來反對,要拆政府台,俗語點是「我推唔到曾特首下台,也要落佢面」。

這些事情,很多都是在網上 Web 2.0 平台滋長出來的:各個孤立無力的個體,可以很容易地在網上集結成為強大的力量,走出來作有意義的抗爭 - Web 2.0 對實體世界同政治的影響力,這還只是剛剛開始了。

若政府的管治思維還繼續停留在三十年前那樣不改變,將來更麻煩事還多著呢。

2010年1月14日星期四

累人兄弟




近來少看書,唯早幾天在深圳少年宮書城買了本 “Colossal Failure of Common Sense -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collapse of Lehman Brothers” 中文版之後,就花了兩日時間斷斷續續的追看完。嗯,我也很少看書看得這樣心急呢。


作者係過往四年是在雷曼當交易員(沒錯,就是每年分紅可以分到過 USD $1M 的那班人),但在雷曼這種 iBank 中也只是一個前線的 "small potato" - 當他們在 06 年也開始看到美國地產市道見頂下滑,無法償還按揭的人增多,繼續搞 sub-prime mortgage 會為公司帶來的危機之時,他的意見也無法受到公司高層的重視,而且當時的在大量包裝 sub-prime mortgage 成為 CDO 債劵賣出去的部門,正為公司賺大錢 - 只是看數字同短期業績的管理高層,自然不會重視他的意見了。


從另一個使雷曼覆滅的死因,可以說是「為啖氣」- 一方面無視自己的危機,但 CEO Richard Fuld 仍然為了想追上其他 iBank,也對 BlackStone (對了,就是中投入股,也是梁錦松曾加入那間「黑石」)的成功看不順眼,就繼續不管負債高築而繼續四出買資產,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了。去到最後關頭,有韓國的銀行兩次出價收購($23/$18 一股)雷曼 - 他郤剛復自用,不願看到自己的失敗,而不把韓國銀行收購的出價告知董事會,而最後都是走投無路唯有宣佈 bankruptcy - 把金融危機推出了高峰。


難怪這位 CEO 後來在健身房給人打了一身了。


嗯,作者也自爆出原來交易員每為公司賺到 $1,以他的級數,約定俗成的做法係可以分到 5% 或 $0.05 的花紅,羨慕死了,但在萬變市場中,交易之間分秒之間也不容有差錯呢,壓力也極巨大。


看這些事除了當係小說般追看外,當中的教訓也足讓我等普通人借鏡的 - 尤其是留意下自己的槓桿比重。近來在討論區看到不少人想要加按自己自住的房子,然後用那些錢炒股,或者買多個單位「投資」云云,祝大家好運!

2010年1月12日星期二

高鐵的隨想

我確信香港需要高鐵。

第一,先說「要不要高鐵」。

如果有人說,現時中港之間的交通已經夠頻密,人員交往其實也沒甚麼障礙,根本不需要再勞民傷財再建一條「只為有錢人而設」的鐵路的話,我只能說他是駝鳥。就好像晚清的鄉民,初初見到有鐵路,不知其利而只知其破瓌龍脈風水,同樣地可笑。

亦有朋友說「值不值得為了(西)九龍人返內地省十分鐘而建那麼貴的鐵路的話?」,那答案是:你心目中的國內難道只是包括了深圳及廣洲?剛通車的武廣線,由華中的武漢到廣洲只是三小時,也即是說,將來武漢有到香港的高鐵的話,華中的武漢搭車來香港也只是要四小時!

我自己搭過了不少長途火車,現時由香港坐特快不停站的火車往北京要 25 小時。以此推算,將來有高鐵的話,同一個旅程可以壓縮到 10 小時左右,早上上車,晚間就可以 check-in 北京的酒店了。你可能會說,那現時坐飛機也可以呢,但對商務客來說,坐火車那 10 小時還能 check 同 send e-mail 上網幹公司的事務,但飛機上要與外界通訊的話,仍然甚為昂貴。

更重要的是,鐵路運輸的 long-term environmental cost 會比飛機低,長遠也更有利減排二氧化碳 - 鐵路可以有機會使用較乾淨的能源(來自水力或核能發的電),但飛機郤幾乎注定要用石化燃料,每次飛行都要排放不少二氧化碳。

第二,說「選站」

政府說要在西九龍,公共專業聯盟說要在錦上路。這個答案就沒有那麼明顯了。現時前者說要六百幾億,後者三百億,似乎是後者較便宜。但西九龍本身就是交通交匯點,單說鐵路就接鄰九龍站及柯士甸站,要 enhance 這個地方相對較便宜;而在錦上路設終站的話,也跟著需要在那裡拿取大量地方作建設,把錦田一帶變成另一個交通交匯中心。到時,又要多花幾多錢(嗯,公共專業聯盟又說可以在錦上路多建一條鐵路到青衣了...),又要再多收多少「農地」及增加幾多保育上的爭議?(我把農地兩字括著是有特別用意的,大家多點去錦田或者新界鄉村一帶看看就知道那裡實際上是廢車場,或者是貨櫃場了)

所以要選那裡作站,還是要權衡得失,計起條數未必有絕對的答案。

第三,說保育

凡建設,必有人或者地方受到影響。有得也必有失。

把保育思潮推到極端之時,凡填海會被指責為破壞海港;凡拆舊建築建新樓又會說破壞舊居幾十年建立的鄰里社區關係;凡在郊野辟地又會說是破壞自然 - 除了讓新界的荒廢村落慢慢被「大自然收回」之外,幾乎拆建甚麼都可以有保育上的爭論,也可以用「不遷不拆」的口號搞下去,甚麼事也無法做。

但若凡事以長官意志,經濟為先又走在極端的話,又會變成另一隻把過往值得保留的東西(環境、文化、人情、生態等)物以發展之名通通掃走的怪物。

以菜園村來說,受影響的當然要有合理的補償 - 地主給收地要補償,長期的租戶農戶也應有恩恤安置,可以繼續原有的務農生活。但那裡又有甚麼的特殊性,以使到「不遷不拆」有超越性合理性?也有不少人(舉過例,30 年前在市區興建的地鐵;九十年代拆的九龍城寨等)同樣受建設影響而需要搬遷,菜園村有甚麼獨特不同的地方?除了這次事件觸動了很多社運界的朋友界入,他們把姿態同叫價愈叫愈高,才顯得有說服力與及搶到道得高地外,對真正的居民又有甚麼幫助?

最後,說當中的公義。

說了那麼多後,我,或者現在有更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一代(俗稱 80 後吧)更希望在大型建設之中也能夠有公義 - 包括建設方案選擇的透明度、預算的制訂(不是一時四百億,跟住又話六百幾億)、一個能照顧到受影響的居民利益的方案(不管是否是菜園村)、以及平衡到現代社會各種不同價值觀的(發展 vs 保育)做法 - 政府以過時的「“大石責死蟹” 方式,只要述說在經濟,中港融合上的迫切需要,就可以使(建制派)議員信服同通過」的推動方式,在 Web 2.0 資訊同 peer-to-peer 評論都可以四速散播之時,又豈能再行得通?

這也反映到政府在推行一個比較少爭議(嗯,拿「強醫金」或者「基本法第二十三條」來作對比吧)的題目上都舉步為艱,除了題目本身的難度之外,如何處理她「不想聽的聲音」的態度 - 無視,也是挑起更多議的良方。無視無數(立法)會外的意見,在制度內,政府單單想著靠「自己友」建制派的票就可以過到關,而使外邊揭起無數質疑的疑點 - 預算、選站、或者對沿線居民的影響都含糊其詞,都未「做足呢份工」去作合理合時的解釋,也是激起反抗的原因吧。

2010年1月5日星期二

見微知著

看到有一些趣事。

老婆若 miss 了某集 TxB 電視劇,會上土豆網找來追看;
去 Google 找舊的粵語流行曲的歌詞,找出來的網站過半都是內地的網站;
近來多人談論的甚麼「八十後」,「八十後」這個詞本身就是內地流行的用語,現在就在香港流行用來描述所謂「第四代香港人」;
以前內地家家戶戶會追看香港的電視劇集,但現在香港的電視台郤會大量購買內地台灣的片集與及橋段(例如亞視的《亞洲星光大道》);

這代表了甚麼?是否本地的文化開始欠缺了感染力,而開始普遍使用近鄰的了?

  © Blogger template 'Salji Fuji'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